462710480 发表于 2023-1-4 10:09:49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_百度百科

另外,禅宗思想广泛流传的过程中,将其自然任运的态度注入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禅家南宗的主张经过南岳、青亟二传以后,便将禅的意味渗透在学人的日常生活里,使它构丐种随缘任运的态度。严格的说来,这已不属于佛家三学的纯正类型,而它的理论根据也和教说相去渐远了。本来,南宗主张定慧等学,不分先后,是用契理的知行丈来解释定慧为件事的两方面,又还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这样早已扩大了禅定的范围。到了南岳的启发马祖,更生动地用磨砖不能成镜来形容坐禅无从作佛,就不再拘泥平常所说静坐习禅那些功夫了。但是,禅亶切行为的动机,始终在向上着,探求生死不染、去住自由的境界,并且不肯泛泛地去走迂回曲折的道路,而要直截了当把握到成佛的根源。这个根源,在他们所认识到的,即是人们的心地,也可称为本心。说心还嫌空灵,于是从心思所表现的各方面詳语举动等来讲。像马祖门下的大珠(慧海)回答如何用功修道的问题就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而这些和常人不同之点,即在当时毫无计较,纯任本然。他们又常常说“平常心是道”、“拟向即乖”,可见都是在日常生活上着眼的。后来更有人说这些不但是心的作用,而且是性的发现,所引的论据即异见王和波罗提尊者的问答。波罗提说见性是佛,性在作用,意指见 觉知,这样说成性和作用无异。宋明理学家很不满意这种看法,常批评禅宗只知道心而不明白甚么是性,因为泛泛的见 觉知并没有当为不当为的意义,自然说不上是性。但在禅家认定“即心即佛”,不假修成,由此本心流露无不解脱,是无妨看它作性的。所谓真正道人,“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当行就行,当止就止,自然合泊而成为随缘任运的生活。禅宗的这种思想特质,对于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