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听取批评,并且积极改正,自己会受益无穷
*节选自《群书治要》之论语 第三十四集*(本文共 1656字,阅读大约 5分钟)08:39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而犯之。”子路问事君的道理。这个“君”就是指在上位者,孔子答复说:“勿欺也,而犯之。”“欺”就是欺骗,“犯”就是犯颜,“之”指的是君主。《论语集解》孔安国曰:“事君之道亦不可欺,当能犯颜谏诤。”而犯之的“而”《孔注》作“能”字讲。孔安国注解的意思就是说:为臣应当谏君以阻止他的过失,假使他不高兴,甚至不惜犯颜而谏。但必须不欺君才能犯颜谏诤,这个“而”也可以作“然而”讲。这两句话也可以这样解释:事君之道不能欺君,然而君有不对的地方可以犯颜进谏。无论给谁帮忙都要实在办、真心办、不办假事,这个就是不欺君,然而君有不对的地方要劝谏指正,即使他不高兴也要犯颜直谏。为什么呢?因为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大家、为了大众的利益,劝谏之后他不听从才可以离去,否则就是没有做到做臣子的本分,劝谏之后对方不听,也不能跟随他去做错事,免得自己跟着倒霉。做臣子属下的有劝谏的责任和本分。在这方面唐朝的魏征给我们做了良好的榜样,有一次唐太宗问长孙无忌:“魏征每次给我提出建议,我要是不采用他就不答应,这是为什么呢?”长孙无忌还没有回答,魏征就接过话头来说:“陛下,我之所以向您进谏,是因为陛下您做错了。如果我顺从您的意思,而没有坚持到底,就违背了我的初衷,您的错误也得不到纠正,所以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直到您接受为止。”唐太宗听了之后就说:“那你就不能表面上顺从我,不在群臣面前忤逆我,给我一点面子,然后在私下里再劝谏我吗?”魏征说:“当年尧帝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表面上顺从我,但是在背地里却阳奉阴违,诋毁我的过失,这是一个忠臣所不应该做的事。’所以我还是应该要犯颜直谏。”结果唐太宗听了之后也非常佩服。所以魏征一生向唐太宗提出了二百多次的建议,唐太宗都非常诚恳地接受。当然这也是和唐太宗手不释卷的,熟读《群书治要》有关系。在《群书治要》上有很多关于要虚心纳谏以及臣子应该进谏的故事。比如说在《群书治要新序》上就记载晋平公向叔向请教。问:“国家最大的忧患是什么?”叔向怎么回答的呢?叔向回答说:“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罪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意思是说:国家最大的忧患就是大臣为了保住自己的俸禄,不敢犯颜直谏;身边的近臣因为怕被治罪,也不敢直言向君主禀报实情,结果下情不能够上达,这就是国家最大的祸患。大臣重禄不极谏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做君主的没有接受谏言的雅量,不能够诚心诚意地接受批评,这样的君主导致的就是大臣会投其所好,说他喜欢听的话,而不是说真正对他有帮助的话。所以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好话,好话不一定是讨好自己的、谄媚巴结的、自己喜欢听的话,而是对自己的成长真正有帮助的话。所以在《弟子规》上就说“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听到别人说我们过失我们就生气,听到别人赞叹我们就欢喜,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感召的是谄媚巴结的朋友都来到你面前,而对你真正有益的人却离你而去了。所以中国古人自童蒙教育开始,就让我们知道要交什么样的朋友,要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建议,而不是喜欢听谄媚巴结的话。古代圣明的君主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也会引导属下去犯颜直谏。比如说我们经常讲的赵简子,他在《吕氏春秋》上记载,他曾经把一个叫鸾徼的臣子沉到河里去了。为什么呢?赵简子说:“我曾经喜欢声色(就是喜欢音乐、女色等等),鸾徼就把这些送到我的面前;我曾经喜欢宫室楼台,结果鸾徼就把这些给我建造好;我曾经喜欢良马和善于驾马的人,结果鸾徼也把这些给我送来了;但我已经喜欢贤士有六年了,但是鸾徼却没有给我举荐一个贤人,这是在助长我的过失而减损我的美德呀!”所以他就把鸾徼给沉到河里去了。《吕氏春秋》讲完这个故事就评论说:能够以礼义督查责罚臣子,这样君主就会和他们共同做善事,而不会和他们做错事。会和他们一起做正直的事,而不会跟他们一起做邪妄的事。也就是说臣子可以和这样的君主共同做善事做好事,而不会和他一起做错事。赵简子的这个故事也表明了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善于引导臣子去做正当的事,这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以理督责于其臣”。*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小故事 大智慧 学习传统文化 利己又利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