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你大爷计j 发表于 2022-8-31 17:13:35

武汉大学AFM:单原子催化剂硝酸根还原制氨

研究背景选择性硝酸盐氨电化学转换是解决硝酸盐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低温氨合成的较优策略。然而,目前对硝酸盐电还原法(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基催化剂上,由于对催化机制的理解不足,这项研究仍具有挑战性。?目前电催化硝酸盐仍缺少合适的催化剂,基于用实验方法筛选催化剂存丨定的限制,合成单原子催化剂()三定的难度,基于此,武汉大学的郭宇铮团队在   发表了“          ”一文,作者以石墨性氮化碳()支撑过渡金属单原子为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明了单原子催化剂进行3反应的可行性。?本文亮点1.从中筛选出和两种材料作为3反应的有效催化剂;2.最佳反应路径是通过端进行反应;3.在和上进行3反应,能有效抑制副产物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和2的生成;4.这项工作为的应用提供了条新的途径,并为3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结果与讨论如图1所示,除了和外,*3的吸附能Δ值比*更负,这表明3是比更有利的竞争反应此外, 对硝酸盐的吸附非常差。根据结果,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排除了、和。另外,对于前期过渡金属,Δ*3比Δ*2更负,这意味着3对氨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如图1所示,原子的电荷转移与Δ*3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系数(20.86),可以说明原子的电荷转移导致3的吸附更强。图1为氮物质的图,在图上的仏个点都表示电极反应丨定条件下(浓度、酸度)达到平衡时,电位与之间的关系,所以也称为“优势区相图”。从图中可看出34是负电极电位下热力杦稳定的产物。图2中,3的可能路径分别划分为到达氨的端、侧、端和侧路径。如图2所示,值从左到右更负,和的分别为?0.39和?0.41,这两种物质朼小,说明和有极大的可能性是3的电催化剂。图2中建立了限制电位的火山图,选择Δ*3作为描述符,其中和正好位于火山顶部附近。3的强吸附导致从*2到*3的能垒较大,而吸附过弱会发生从*到*这一速率决定步骤。从图2可以看出和表现柺佳的催化性能。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和上3的反应自由能图,以验证这两种催化剂对反应的性能,如图3、所示。3中间体的相应结构见图3、(通过端进行反应)。可以清晰看出,在中使用和这两种催化剂,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副产物2、、2均较难生成。正ε值意味着()原子与3之间存在相当强的相互作用。在图4、中,的轨道和3?的2轨道的杂化能级分裂成成键状态和反键状态,而吸附强度由反键状态决定,当3?吸附于和上,只有少数反键状态低于。此外,在图4、中观察到从原子到3?转移的电荷(和分别为0.71和0.74),为3?的吸附提供了有力的线索。图4、中有三部分之间的电荷变化,其中步骤0被定义为3?吸附期间的电荷变化。结果发现,和的电荷变化趋势类似。也就是说,2(第2部分)获得电荷,并且始终保持不变(和分别为0.42至0.78和0.07至0.47)。同时,电子由基底(第1部分)提供,通过2组(第2部分)并转移到吸收物(第3部分)。如图4、所示,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了和的动力学稳定性。总能量在初始条件附近振荡,因此,和可以作为高效的高稳定性选择性合成氨的3催化剂总结整篇文章均是采用理论计算来完成,所用到的测试包括:(1)进行了 分析,定量地描述了电荷的变化;(2)用计算了预测的晶体轨道汉密尔顿种群(),分析了原子与中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为了说明动力学稳定性,模拟在500下进行了10;(4)应用的理论和工具:在广义梯度近似()下,利用()泛函进行了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为了描述电子特征函数的录式,采用了投影仪增广波()方法;(5)采用的3方法实现了范德华力的校正。作为代码的预处理和后处理程序,采用来得到图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大学AFM:单原子催化剂硝酸根还原制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