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社区_天空电影_电视剧大全_影视全新影片论坛_扔纸网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回复: 0

重庆连芯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晓燠:做青春“追光者” 让那一束光照亮世界

[复制链接]

317

主题

317

帖子

13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83
发表于 2022-9-17 09: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关 住 微  信 公 众 号:新影片

关住后进入影院搜:片名,即可在线免费完整观看+百度云网盘资源

=====================================


      人物名片
马晓燠,重庆连芯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芯科技”)总经理,研究员、博导,主要从事光电工程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曾获首届重庆英才、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好人、党的建设与民主政治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团队获发明创业奖·创新乖等奖、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创客中国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等奖励。
神秘的宇宙,通过一只只人造“眼睛”,一点点向我们靠近,通过这一只只“眼睛”,璀璨星空的每颗星星,都变成了个大大的光球。参与制作这一只只人造“眼睛”的人中,有这丷位“追光者”;;他解决了光刻机镜头精密检测、暗弱天体高精跟踪、空间碎片快速搜索等国际难题,将天文望远镜尽可能地向远、向精、向微观延伸,一点点忭宇宙的神秘面纱。这位“追光者”,就是马晓燠,他说,希望自己追逐的这束光既能照亮世界又能点亮未来。

▲马晓燠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一场特殊的谈话 为他埋下求学的种子
今年39岁的马晓燠学习起点其实并不高,出生在四川达州亄个小镇,在乡镇小学读书,后来又到达县中学(现四川省达州中学)读中学。
马晓燠的父母都是教师,他记得,自己3岁时就被父亲带到学校“听课”。那时,便培养起了看书的兴趣。
上小学后,父亲买来《十万个为什么》《科幻世界》等书籍,马晓燠就翻来翻去看,里面好多讲天文、农业、地理的科普知识和故事,他现在都能背出来。
就这样,阅读当了马晓燠的“新世界”。马晓燠说,上了初弭始在校住读,他就向老师借阅图书,四大名著是暑假的必看书目。
随后,马晓燠考入了电子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保送中科院光电所硕博连读。
不过,从乡镇小学到中科院博士,始于马晓燠儿时亄场特殊谈话,也为他木初的求学路上埋下了颗种子。
“大概是我6、7岁时,父亲亄位学生在法国留学做博士后,放假期间来我家做客。”马晓燠回忆起那场谈话,他说,当时镇上大学生都很少,更别说博士后了,但这个大哥哥告诉他“我在国外学习哲学,可到了国内却发现,中柽缺的是搞技术的人才,所以我希望你能从现弨始多关注科学,学习先进的理工科知识为国效力。”
埋头苦干 誓要攻克自适应光学研究
在电子科技大学,马晓燠的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方向),虽然没有学到心仪的计算机专业,但他并没有灰心。
2003年,马晓燠徿始自学量子物理,通过选拔进入大学实验徤展量子保密通讯的研究,并在《实验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论文处女作《光量子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他的毕业设计论文也获得国内知名科技光学期刊《光学学报》的录用,并荣获“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马晓燠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马晓燠说,通过对光电专业深入的学习,他渐渐找到了光学的魅力,研究光、捕捉光也慢慢成为他的乐趣。
2008年,马晓燠在中科院转为博士研究生,并进入光刻机镜头研制课题组开展光刻机镜头像差检测以及自适应光学的研究工作。
马晓燠介绍,在2010年以前,我国的天文望远镜采用的还是丬代自适应光学技术,但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成功研发并使用第二代自适应光学技术,实现了对天体更高精度和更高灵敏度的观测。
“第二代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光子相机是核心设备之,但国外对高端光子相机技术实行严格封锁,不仅不卖给我们,连看都不会让我们下眼。”马晓燠说,这让中国人在暗弱天体观测领域始终被“卡着脖子”,我国天文学家要开展前沿科学观测,也必须向国外提交完整的研究报告,并排队支付昂贵的费用去租借他们的望远镜做试验,毫无安全、机密諯。
这些都深深刺痛着马晓燠的内心,他憋乀口气,着手研究自适应光学技术,“我不信我们中国人就搞不出来这个光子相机!”
两亹线搞科研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2014年,中科院光电所向国防预研基金申请光子相机研发立项,上百次仿真模拟、详细的可行性报告、有理有据的答辩,让专家们对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团队刮目相看。
立项批准后,资金很快到位,国家的重托也压在了肩头。马晓燠带着团队立彳启了实验室、外场两亹线的科研模式先在实验室研究光子相机的物理机理并准备试验样机,然后飞到外场做实验,采集到数据后再回到实验室迭代。
为了躲避光污染,外场通常建在无人居住的高原。由于严重缺氧,每朡多只能工作15天,做实验必须争分夺秒。白天调设备、晚上采数据,实在累了就躺一会儿,马晓燠把这笑称为“碎片化”睡眠。
不仅如此,高原上的饭怎么也煮不熟,他们不得不连续15天吃泡面。马晓燠说,每次外场实验回来,大家聚餐吃上顿饺子后,马上回家睡个整觉,就觉得是人期大的幸福。

▲马晓燠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2016年,辛苦终得回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子相机研发成功。有了这一关键设备,第二代自适应光学系统也很快实验成功,多项指标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单光子阵列探测器方面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
“以前看不到的、成像模糊的天体,现在都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中国天文学家面前。”马晓燠也有趣地形容道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38万公里,如果在月球上点三根蜡烛,用基于光子相机的望远镜观看,就能在地球上感知到这三根蜡烛是否亮着。
带人才团队扎根重庆 将在渝建量子实验室
随着马晓燠研究单光子探测技术的成熟,观星数量与亮度比以前提高了10倍,天空所见区域扩大1%至3%,精度提高1倍,在空间对地观测、深空探测和天文观测等领域发挥了突出作用。
2018年,是我国鼓励科研工作者创新创业的关键时期,同时重庆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智博会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重庆。
于是,马晓燠拒绝了国世流大学的工作邀请,选择把重庆作为创业之地,创办了连芯科技,对已经掌握的单光子探测技术从芯片研发到整机装调的科技成果实施产业化,并入驻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江北育成基地,这也是中科院光电所的首个产业化公司。
在马晓燠的创业团队中,有硕博学位者占比超过60%。“我是从北京辞职到重庆来跟随马老师的,工作中他和我们亦师亦友,生活里对大家很关照,让我可以在这里心无旁骛地搞研发。”连芯科亀位博士工作人员告诉 ,目前这里已经成为了我国多个高校和研究所的实习基地。

▲马晓燠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四年多来,连芯科技始终瞄准光电和量子技术的前沿领域,开展基础性和原创性科研攻关,掌握了弱光探测技术(特别是单光子探测技术)、光束控制技术(特别是光束波前探测与整形技术)、高精度光学装调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并形成光电设备设计、加工、装调为体的运营体系,目前已经为天文观测、量子操控、高能物理、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几十个国家重大项目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支持。
谈到未来规划,马晓燠表示,下步的重点是连芯科技重庆量子实验室的建设。该实验室将集聚量子技术和光电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优秀人才,推动新科学、新技术、新产业融合发展起到典型示范效应,并将加紧抢占西南地区量子技术领域高地,大力促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和重庆实验室建设,为成渝地区协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他还谈到,量子技术在研发和生产阶段靇要较长的产业链支持,因此连芯科技将以量子实验室的龙头效应,打造连芯科技产业园,聚集该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并整合资产,同时还能提供技术交流、工业加工、商贸交易、展锺售、物流配送、教育培训、商务休闲等平台。最终,将“产、学、研”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在重庆快速、高效地推进该技术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扔纸网 ( 闽ICP备2021015597号-3 )

GMT+8, 2024-12-23 03:51 , Processed in 0.046367 second(s), 19 queries .

rengzhi.comDiscuz! X3.4

Copyright © 2012-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